查看原文
其他

从实例出发(Nature Commun.)学习如何与审稿人“斗智斗勇”

LY 科研共进社 2021-12-21


引言

当文章投到各种期刊上之后,一个非常痛苦的程序是——回复令人头疼的审稿人的意见。有时候,面对审稿人的千般刁难,经常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但是这也是完善自己工作的绝佳时机,更重要的是,一份有理有据的回复信直接关系着文章的接收与拒绝。因此,回复审稿人意见,也是我们科研必备技能之一。


今天小编将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面的一篇文章,为大家展示一下如何有理、有据地回复审稿人的意见。这篇文章除了做出了漂亮的工作之外,审稿人的问题是比较刁钻的,但是作者回答非常好,逻辑与知识都非常完备。其中的答题思路以及技巧都非常值得学习。


小技巧: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的文章除了一般的全文以及支撑材料之外,一部分文章还会提供审稿信,称之为 transparent peer review 过程(如果审稿回复信中,如果不涉及未发表的内容,作者会愿意公开)。


因此,如果看到自己相关领域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 文章,公开了审稿信,千万不要错过。因为原文里面一些陈述是作者单方面陈述,可能会包装地相对完美。但是审稿信里面可以从审稿人的问题与作者回答中学习到非常多的宝贵信息,包括一些文章难点,创新点,甚至能找到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章主要内容


我们首先看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刘杰(Jie Liu)教授和 Henry Everitt 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该文中,作者利用 Rh/Al2O3 和 Au/Al2O3 作为光催化剂,进行 CO2 + H2 反应(623 K)。他们发现光反应和暗反应下,Rh 表面的 CO2 加氢产物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暗反应时,Rh 表面可以生成等量的 CO 和 CH4, 但是在光照条件下,Rh 表面 CH4 的选择性高达 90 % 以上。


图1. Rh 纳米粒子的暗反应时,主要的加氢还原产物为 CO 和 CH4(选择性各为50%),但在紫外灯的辐照下,产物选择性大大改变,CH的选择性达到 98 %。而 Au 的催化剂则没有这种选择性的变化,产物均为 CO,光反应只是看到了速率的提高。


作者进一步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行表征:1)如吸收光谱表明 Rh 在 365 nm(3.71 eV)紫外区有等离子共振吸收峰。2)光反应速率随光强变化逐渐呈幂次关系。3)暗反应下,Rh 表面生成 CO 的活化能为 0.81 eV, 而生成甲烷活化能为 0.67 eV. 光反应时,甲烷活化能降为 0.58 eV.


图 2. 反应速率与光强呈幂次关系,说明为光驱动反应路径。


之前 DFT 计算结果对 Rh 表面 CO2 加氢的机理以及不同产物选择性来源的认识如下:

CO2 首先解离成 CO+O;

CO 从表面脱附得到产物 CO 或者;

CO 质子化变成 CHO,CHO 再断 C-O 键,再次加氢生成产物 CH4;

生成 CO 的路径中,CO 脱附是决速步,而 CH4 路径中,CH-O 键的断裂是决速步。


结合以上实验和理解,作者进行了一些反应机理的推测,这也是文章的主要结论:Rh 金属纳米粒子在光照下,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随后弛豫产生的热电子,热电子注入到 Ru 表面  CHO 中间体的反键轨道,从而促进 CH-O 键的断裂,利于甲烷的生成。


为了验证此机理的正确性,作者他们进行了 DFT 计算:



图3 DFT 计算得到的 CHO 和 CO 两种中间体在Rh(100)表面的局域态密度(LDOS)分布。在 CHO 吸附的表面,C-O 的反键能带在 1-3 eV 处有明显的电子态布居,因此可以接受紫外光激发的热电子的注入,从而导致 C-O 键的断裂。而在 CO 吸附的表面,反键能带在 1eV 处仅有十分弱的态布居,因此接受紫外光激发的热电子的可能性较小。DFT 计算结果能够支持作者的论断。


作者与审稿人的交锋

注:此处只是将审稿人的大意提取出来,可能有所误解,而且只选取了两个代表性问题,详细情况请见原文。


审稿人问题1 大意:在紫外光照下,Rh 纳米粒子也可以发生普通的电子—空穴激发的带间跃迁(interband adsorption)过程。因此,实验上观察到的选择性提高,并非是表面等离子体振荡导致,而是普通的光生电子—空穴过程。


作者回复大意:作者从 Rh 的能带结构(能带结构图请见原文)进行分析,认为 Rh 的 e-h带间跃迁过程出现在红外光区(1.8 eV, 700 nm)。而实验中使用的蓝光和紫外光激发波长,能带结构使 Rh 更容易发生类似自由电子的热电子激发行为,且与实验中观察到的 Rh 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共振吸收能量接近。


注:本问题其实非常致命,审稿人直接从原理上进行质疑。但作者凭借其强大的知识功底,做了非常详细而可信的解答,小编理解不深,建议相关方向的同学去看原文。


审稿人问题2 大意:使用 UV 光进行光催化的应用价值不大。可见光的光催化过程才有意思。


作者回复大意:1. 先做让步,承认审稿人说得在理,there is little UV light from sunlight and that there is a desire to demonstrate CO2 conversion with sunlight. 2. 提出回复观点,本文的目的不在于利用可见光的高效光催化,However, this is never claimed to be the “main pursuit” of this manuscript. 3. 进一步阐述本论文的工作以及解决的科学问题:CO转化过程中的选择性控制问题: the important discovery being reported here is the plasmonic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Rh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a specific reaction pathway among competing pathways by injecting plasmon-generated hot electrons into specific reaction intermediate.


进一步补充说明,为了避免本文的主要问题的误解,在原文手稿中修改了一部分内容。


回复信注意事项

本篇文章的回复信写得很好,格式和内容上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图 4 该文作者回复信截图


下面总结几点回复信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内容上:1. 将 Reviewer 的问题与评论按照段落复制出来,2. 感谢一下 Reviewer 的问题与评论。3. 附上自己的回复内容(Response)。


格式上:1. 直观,明了最好。一般都是”点对点(point-to-point)”进行回复。即对审稿人的每条Comment都分别列出来。并逐条进行标号。而回复内容可以紧随其后,且以Response/Reply/Author reply 开头。2. 重要的内容用粗体或者斜体进行强调,从而让审稿人能够最快地抓住关键点


Comment1:……

Response/Reply/Authorreply:

……

Comment2: …….

Response:


几个基本原则:


回复审稿人意见时,要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是:1)态度和善,措辞诚恳,不要激怒审稿人;2) 回答问题时,层次要分明,抓住审稿人问题的重点,直面审稿人的问题,不要妄想着绕圈圈搪塞过去;3) 回答问题不是光嘴上说说就好,要有理有据,需要补充实验的,要用实验结果来说明,需要引用文献的,找到合适的文献进行阐述;4) 尽可能让审稿人轻松起来,所以格式很关键,不要偷懒,文章中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在Response letter里面要指明,并最好列出来(下次可以跟大家分享另外一种写法);如果对正文或者SI里面的图表进行了修改,在response letter里面也要同步贴上去,不要将审稿人的时间浪费在帮你找文件当中;应该适当地使用粗体斜体或者下划线,帮助审稿人抓住你回答问题的重点;5) 审稿人的意见并不总是对的,所以不要别人说啥就是啥,科学原则不能违背。如果审稿人的意见有误,应该委婉地利用充实的证据来坚持自己的观点,请不要使用过激的语言。


后记

其实成功回复审稿人问题与意见,关键还是在于知识点上的储备以及逻辑的清晰。当审稿人问到我们无言以对之时,往往也是我们论证较为薄弱的地方。因此,我们需要多多思考,广查文献,多向其他人(导师、师兄师姐等)求助,可能会打开新的思路,找到补充实验以及数据的方向。


这是文章发表的必经之路,且离文章接收可能只有一步之遥,千万坚持住,不能放弃,预祝大家都能成功过关!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